图片新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三联三共”建设资源共享型信息化校园
发布者: 吴兆立
发布时间: 2013-11-04
浏览次数: 203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年来,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职能,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次被评为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工作先进高校,被评为首批和谐校园和首次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和科技服务中心工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校企资源共享为导向,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培训为保证,以信息教学融合为目标,通过“联企共享、联企共教、联企共建”的方式,着力建设校企互通、资源共享型的信息化校园,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
   一、“联企共享”建设校园教育信息化平台
   校园教育信息化平台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重要基础实施,学校在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立项时就把“联合企业共建共享”建设教育信息化作为子项目,继续深化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学校重视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引入电信运营商1700万资金和学校投入1400万元进行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已经初步形成体系,教育信息化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学校建成了100TB的存储空间,支持2万用户在线的网络课程教学系统,300多门精品网络课程,141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36个公共网络教室,为教师网络授课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学生网络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环境,为教学状况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学校坚持以“应用驱动”为导向,与江苏金智科技、深圳得实信息等企业联合研发,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系统、身份认证平台,共享数据平台3大基础平台,全面服务教学管理,全面对接学校已有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一卡通、校园节能、智能监控等各项应用系统,新建了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20多个业务应用系统,有力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教学管理服务,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搭建载体。
   学校以“丰富资源内容、提高资源质量、促进资源共享”为目标,以优势专业群为抓手,以优秀师资为依托,积极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和数字化图书馆,通过分类收集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料、视频、图片、标准、规范等内容的资源库和仿真实训项目,对资源实施动态管理,不断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内容,目前已建成的共享资源库达到了7TB,数字图书馆资源达到9TB。
   二、“联企共教”建设校企互通信息平台
   学校本着“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的原则,与特大型建筑企业龙信集团联合共建“龙信建筑施工现场直播教室”,建成了远程同步视讯校企互通信息平台。校企互通信息平台使校企 “双主体”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有了可实现途径,打通了长期困扰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为其他相同或相近特质专业的实践教学开辟一条新路。一是体现实时性。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校将龙信集团遍布在上海、苏州、南京、无锡、唐山等36个城市的施工现场监控视频和视频会议系统实时传送到教室,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到各个建筑施工阶段的实时实地工艺流程,使学校的较为困难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身”在校内直播教室,“境”在企业施工现场的效果。二是体现共享性。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有18门课程利用“现场直播教室”上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录制和抓取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细节的视频资料近100G,在备课、上课和实验实训等各个环节将这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使用,实现了建筑企业工程技术资源和学校教学资源的“零距离”对接,较好的解决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教学周期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在时间、空间上难以衔接的难题。三是体现互动性。学校聘请龙信集团15位企业老师通过直播教室或会议中心在施工现场对学生进行模拟现场教学,进行实时有效互动,企业老师上课学时占学生上课总学时21%,大大拓展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解决了企业兼职教师难以离岗的难题。
   三、“联企共建”打造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2011年以来,学校进入“后示范建设时期”,其本质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进一步加深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学校教学资源辐射出去、把社会资源汇集进来。为此,我校将结合建筑类区域共享型综合实训项目的建设,两年内投入420万元着力打造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一是建设建筑大类实训课程虚拟实验室。通过构建建筑类核心课程的虚拟实验室,建成了包含虚拟实验台、虚拟器材库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三部分的教学平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全新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室可提供学生自己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和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教师也可以利用虚拟器材库中的器材自由搭建典型实验,或实验案例。二是建设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学校将现有建筑大类实验室通过网络形式展示,实施网络化管理,可以满足校内和校外企业通过实验室完成教学的需要,满足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校企双方沟通的需要,使实验室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三是构建实训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实训教学需要,进行实践课程改革,增加实训教学课程中现场视频教学素材,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校内教师和合作企业、院校可以通过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申请相关课程培训,完成相关课程教学过程。建筑类区域共享型综合实训基地建成后,将建成7个专业群资源库,为6000多名学生提供施工技术类课程的现场教学。学校将既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和企业技术培训服务需要,也可以为行业内企业、院校提供资源检索、技术答疑等信息化服务,共享教学资源和视频资料。
   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深化校企互通、资源共享上不懈探索,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吴光林院长大会做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发言

吴光林院长大会做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发言

袁德明主任在我校展台前向教育厅沈健厅长、杨湘宁副厅长汇报信息化建设成果

袁德明(左)主任向教育厅沈健(中)厅长、杨湘宁(右)副厅长汇报信息化建设成果

(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见网址:http://www.ec.js.edu.cn/col/col10501)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83889076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周六、日: 8:30-17:30

关于我们

信息与网络中心是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单位,目前共有8位工作人员,下设1个部门。是负责学校网络与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校直属机构。

信息与网络中心公众号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网络中心 苏ICP备11021512号-1